本文转自:恩施日报
陈吉刚(左二)领奖。(受访者供图)
全媒体记者 刘天嗣
恩施州交运运输集团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学校校长、恩施州健康篮球俱乐部负责人陈吉刚,身高1.78米,体重90公斤,虽已57岁,依然虎背熊腰,体魄强健。
在恩施民间篮球的天地里,陈吉刚是一个写满故事的“传奇”——从青葱少年打到年近花甲的球场“老兵”已属凤毛麟角;年近花甲仍能在球场上健步如飞、与中青年球手一较高下的,更是鲜见。
篮球,是陈吉刚血液里流淌了一生的热爱。
1982年,14岁的陈吉刚进入恩施州民族体育学校,成为一名住读的田径运动员。彼时,体校隔壁的篮球场,每日皆会上演汗水与激情的碰撞。
奔跑、腾跃、呐喊……少年陈吉刚的目光总是不由自主地被那片喧嚣牢牢吸引。课间,他倚在走廊栏杆上凝望;下午专项训练结束后,他第一时间跑到球场边,乐此不疲地做着“义务球童”,为场上球员积极捡球。一来二去,他赢得了球员们的好感——大家都对这个腿脚勤快、弹跳出色的少年印象深刻,渐渐给了他上场过瘾的机会。这些珍贵的摸球瞬间,点燃了他对篮球一发不可收拾的热恋。天赋渐显,陈吉刚在球场上的表现愈发引人瞩目。
1986年,陈吉刚应征入伍。在纪律严明、生活略显枯燥的军营里,篮球成了战士们最为钟爱的精神调剂。凭借过硬的球技,他很快成为团里篮球队主力之一,入伍首年便助力团代表队勇夺全师联赛桂冠。
军人的荣耀感,激发着陈吉刚不断超越自我。他对训练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:除每日雷打不动的一两小时篮球训练外,为提升体能和耐力,他每天凌晨4点起床,独自完成10公里长跑,回来再准时参加部队早操,风雨无阻,寒暑不辍。
“要超越他人,先得承受远超他人的付出。”陈吉刚如是说。这条朴素的信念,贯穿了他的一生。
1990年,陈吉刚退役返乡,进入恩施州汽车分局客运公司长途汽车站派出所工作。汽车分局素来重视篮球运动,拥有良好的球队传统。陈吉刚的加盟,为球队注入了一针强心剂。此后多年,这支劲旅几乎囊括了州、市各级篮球赛事的冠军,陈吉刚也由此声名鹊起,成为当地篮球圈公认的“高手”。各县市、单位篮球队常借他参赛,更有慕名者远道而来向他求教。
2004年,怀揣着纯粹的初衷,陈吉刚经主管部门批准,注册成立恩施州健康篮球俱乐部。他不以盈利为目的,只为搭建一个平台,会聚志同道合的球友,共享篮球带来的纯粹快乐,共同推动恩施民间篮球蓬勃发展。二十余载春秋,陈吉刚与俱乐部队友们坚持每周约球,并肩驰骋于州内外赛场,获得荣誉无数;他们积极协助举办州内各大赛事,为地方篮球事业倾注心力。今年上半年,陈吉刚多方奔走,成功为恩施州争取到第38届全国中老年篮球邀请赛的承办权——这将是由恩施民间俱乐部首次争取到的全国性篮球赛事,意义非凡。
陈吉刚对篮球这份近乎偏执的热爱,源于天性,更因篮球的丰厚回馈。常年不懈的锻炼与对抗,赋予了他异于同龄人的强健体魄,几乎未曾请过病假。篮球,为他带来一批又一批情比金坚的挚友,所到之处,备受欢迎与尊敬。对胜利的渴望、对目标的专注,更淬炼了他吃苦耐劳、永不言弃的精神特质,让他始终保持着满腔热情与蓬勃活力。工作上,他是领导眼中勤恳尽责的行家里手;生活中,他是朋友心中仗义可靠的“好大哥”。篮球,让陈吉刚的数十年岁月,过得健康、快乐而无比充实。
“体育运动能激发生命活力,滋养身心。希望更多的人爱上篮球和运动,真正让运动成为生活的日常习惯。”陈吉刚的期冀,朴实而深远。